去
第100期,2023年12月
100
禮賢區報
重道興學──禮賢會早期教育理念與實踐 作者︰胡健斌宣教師(九龍堂)

  德國文化注重實學,禮賢會秉承著德國的傳統,歷史上也是中國現代教育事工的倡導者之一。本文將會從文獻的記載,簡析本會早期來華傳教士,如何開展教育事工,以及其背後的教育理念。

  從母會當年的年報記載發現,我們可知的最早教育事工,大概不會遲於一八四八年八月。當時,葉納清牧師(Rev. Ferdinand Genahr)在太平傳道,有感從「福漢會」吸納的華人傳道同工,在靈命上仍有需要培養,使福音更準確地傳開,因而開展了短期(大概一至兩個月)的神道學班。據當年母會萊茵差會(Rheinische Missionsgesellschaft)年報,首次提及有學生跟隨他「學習」(德文:‘studirt‘ [古德語,今‘studiert‘]),這可視作禮賢會教育事工之始,而又與傳福音息息相關。1 隨後,禮賢會的教育聖工涵蓋了五個方面:神道學校﹙包括聖經女校﹚、小學﹙包括高級小學﹚、中學、師範學校(包括高等教育)及護士助產學校;其曾所涉幅員東遍莞惠、西達肇慶、北至南雄、南及香港。至於獨到之處,乃其事工皆以傾會之力,助鄉郊的地區,特別是東莞週邊的全面發展,這與母會一直倡議的「上帝國度」(Gottes Reich)異象一脈相承。

  據記載,早期禮賢會在華的福音策略,已釐訂為兩點:Ausbildung「培訓」與Aussendung「傳播」,為要使福音能以本色化的教理向華人傳揚。2 職是之故,上文所述的神學培訓,已經很有系統地建立起來,覆蓋內容也很全面。當時的課堂為全日制,從早上七時到晚上九時半,學習內容涵蓋了聖經、救主生平、教會歷史、教義學等等。3 又因為要預備教材,葉納清牧師同時進行一些西方信仰經典的翻譯及增補工作,尤為重要者有他翻譯的《聖經史紀撮要》,及其因本色化目標而增補《馬丁路德大問答》的《聖會大學》,共有一千條針對華人需要而設的信仰問答,4 而他的其他部份著作,更被譯為外語,如《廟祝問答》先後被翻譯作韓文及台語(羅馬白話字)等,及後廣而傳之。5

  當然,說到禮賢會的教育理念,不得不提我會於一八六五年到華的花之安牧師(Rev. Ernst Friedrich Ludwig Faber),他曾出版兩本關係教育的專著:

  《德國學校論略》(一八七三年)和《教化議》(一八七五年)。前者為中國人帶來西方學校制度的新思維與運作藍本,花之安在其序中說明此書:「略言書院之規模,為學之次第,使海內人士,知泰西非僅以器藝見長,器藝不過 之一勺耳,因器藝而求其學問,因學問而究其治,原有不浡然而興者,未之有也。」6 他以廿六篇章,從鄉塾開始,推行至大學分科,及至對各弱勢群體的教學內容應有盡有,而此乃我會一直以來專心發展基層教育之源,誠如花之安所說:「此館(鄉塾)散置民間,乃為貧家子弟而設,欲其通書明理,可以奉公守法。能於誦讀你撝寫,可以謀食資生,此為人終身之大事。」7 至於後者,乃首部論到今日所謂「全人教育」的論著,結合中國傳統文化,帶出「教化」的重要性。其獨到之處,是觀察到當時的中國教育,只注重了背誦八股,即使有仿西學者,只懂鸚鵡學舌,故他從五個項目闡述:「養賢能」,「正學術」,「善家訓」,「正學規」,「端師範」,為要指出心靈教育的重要性,他說:「先教以治心之道,後教以治生之策」8 ,才是當今中國教育之鑰。事實上,這兩本有關教育的著作,不但在清季的教育改革中產生共鳴,同期進行明治維新的日本,也將此書引入參詳,可謂對後世發展舉足輕重。

  綜觀而言,禮賢會歷來的教育事工,乃在華福音工作的重要環節。我們不以地域之「廣」作為發展目標,反更願推動知識之「廣」;可是我們同樣不以知識之「廣」為核心,反更希望教化人心靈以為「專」;當然,我們不滿足於心靈成長,反更渴求福音因此得以傳揚,以革新人心!最後,以花之安在《教化議》所言互勵互勉:「上帝道高於人上,在於人外,非學無以知」9 ;「此余先為教會告,有厚望於教會也!」10

葉納清:《聖會大學》,筆者攝自荷蘭萊頓大學「郭士立特藏」藏本。  花之安:《教化議》,筆者摘自日本東京國會圖書館藏本(電子版)。



1.  "Taiping", Jahresberichte der Rheinischen Missionsgesellschaft 19 (Abbr: BRMG 【萊茵差會年報合訂本】下同), (Sept. 1847-48), S. 78ff.
2.  "China"“, BRMG 21, (Sept. 1849-50), S. 30.
3.  "Taiping", S. 78ff.
4.  "China", S. 31-32. 《聖經史紀撮要》可能譯自當時德國最新出版,由神學家Johann Gottlieb Zahn的名作Handbuch zur biblischen Geschichte【直譯:《聖經歷史手冊》】;《聖會大學》乃葉納清以《馬丁路德大問答》為本之著作。前者出版時地不詳;後者1851由香港英華書院出版,藏本俱存於荷蘭萊頓大學的「郭士立特藏」。
5.  《廟祝問答》的韓文版為《묘축문답》(Myoch'yuk mundap)在1895年由Rev. Henry Gerhard Appenzeller翻譯,在鏡城郡出版,現藏於華盛頓美國國會圖書館「韓國早期基督教文獻特藏」。而羅馬白話字台語翻譯《Biāu-chiok Būn-tap》在1914由台南聚珍堂出版,現存國立臺灣大學「楊雲萍文庫白話字史料特藏」。
6.  花之安:《德國學校論略(2卷、附錄1卷)》(廣州:禮賢會藏板,1873);(武昌:質學會,1897)【微影資料】;本文據1874年的日本小林病翁的「重訂訓點【標點】」按求志樓藏梓翻印本,現存日本東京國會圖書館,參花之安著,王炳堃訂,小林病翁點:《德國學校論略(一名《西國學校》)(求志樓藏梓,1874)。序2-3。
7.  同上,〈鄉塾第一〉,頁1。
8.  原作為花之安:《教化議》(廣州:小書會真寶堂,1875)。本文按中村正直校閱,大井籐吉訓點的版本,現存現存日本東京國會圖書館。參花之安著,中村正直校閱,大井籐吉訓點:《教化議》(東京:明經堂,1880)。引自〈養賢能〉,頁7。
9.  同上,〈善家訓〉,頁17。
10.  同上,〈餘論〉,頁51。

返回本期目錄